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微信公众号

单采血小板保存期5天,关乎输血安全你知道吗?

更新时间:2025-10-13 点击次数:35

 

       单采血小板是目前临床上极为常用的血小板制品,它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供血者体内直接采集获取的血小板。此血小板制品需放置在20 - 24℃的恒温震荡保存箱中保存,震荡频率通常为60次/分钟,且保存期限仅为5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小板的代谢活动

血小板在保存期间会持续开展代谢活动。随着保存时间的推移,保存液里的营养物质会被不断消耗。大约到第5天时,保存液中的营养物质就会接近耗尽状态,进而致使血小板活性降低。

2、形态和功能改变

在保存进程中,血小板的形态与功能会逐步发生改变。原本正常的圆盘状会转变为不规则形状,而且容易发生聚集现象。这种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会对血小板在临床输注后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当保存时间超过5天,血小板出现的这些不利于临床应用的改变会较为显著。

3、细菌污染风险增加

尽管在保存过程中会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菌污染的风险会逐渐上升。一旦出现细菌污染,患者在输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感染等不良反应。所以,从保障患者安全的角度出发,也需要对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加以限制。

4、免疫反应风险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表面的一些抗原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有可能导致患者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引发输血相关的免疫反应,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供稿/供血服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