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微信公众号

探秘血液安全:走进浙江省血液中心 血型参比实验室,解码生命守护密码

更新时间:2025-09-17 点击次数:19

       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室外热浪翻滚,而浙江省血液中心的实验室内,却弥漫着恒温恒湿的沉静——这里藏着血液从“爱心捐献”到“临床输注”之间,一道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安全关卡”。近日,我站安排检验科骨干徐伶莉赴浙江省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进修培训,亲手触摸这份“与生命同行”的严谨。


       在大众认知里,ABO 血型(A、B、AB、O 型)似乎就是血液的全部 “身份标识”。但走进参比实验室才知道,这不过是血液 “档案册” 的第一页;而血型参比工作,更像是解读血液深层免疫密码的 “专家门诊”——它以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为“诊疗工具”,专治各类“血型疑难杂症”:从疑难血型的精准鉴定,到意外抗体的筛查锁定,再到疑难配血的方案破解,每一步都为临床输血筑牢安全屏障。


       “日常采血时的ABO正反定型、RhD 定型,是血液‘身份核验’的基础流程;可一旦遇到‘卡壳’——比如ABO正反定型结果矛盾、抗体筛查提示阳性,或是交叉配血时出现不合,就必须启动血型参比程序。”省血液中心参比实验室专家马老师,一边盯着显微镜下的细胞反应,一边向学员解释,指尖轻推移液器的动作稳如磐石,“我们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察微析疑,万无一失’,确保每一袋输进患者血管的血液,都能精准匹配、安全相容。”​


当常规检测无法确定血型时,实验室会启动 “高阶解码”: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提取红细胞上隐藏的血型抗原,用唾液血型物质测定辅助验证,甚至动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分型技术,从基因层面锁定血型“身份”。正是这套流程,让罕见的Rh 阴性、亚型、孟买型等稀有血型无所遁形,为特殊血型患者守住“用血希望”;若发现献血者或患者体内存在“意外抗体”——这类因输血、妊娠等产生的“血液排斥因子”,可能引发严重溶血反应,实验室会用一套标准化的 “抗体探测”谱细胞(Panel Cells)展开排查:通过观察细胞与血清的反应模式,像“对暗号” 般精准锁定抗体种类,为临床筛选出“零排斥”的相合血液。


       这份看似“幕后”的工作,实则串联起献血者、患者与采供血事业的“生命线”:对患者而言,它是危急时刻的“生命保护神”——每一次精准的血型鉴定与配血,都在最大程度规避输血反应的风险,让输血治疗从“可用”走向 “安全可用”;对献血者而言,它是稀有血型者的“互助桥梁”——精准的分型让 Rh 阴性、Kell 血型等稀有血型者被纳入“专属血库”,当他们或他人需要时,能第一时间实现“同型救援”;对采供血事业而言,它是质量体系的“压舱石”——用技术提升血液产品的安全等级,让“无偿献血”不仅是爱心传递,更成为公众可信赖的“生命保障工程”。


       作为深耕血液安全的一线单位,嘉兴市中心血站始终以“精进技术、守护安全”为目标——截至目前,已先后选派多名检验科骨干,赴上海市血液中心、浙江省血液中心等地进修,用精湛技术,默默守护着血管中流淌的希望。

文/检验科